

佛之舍利 2025年02月25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念经就是把佛请进心中,念经的时候,你的脑电波已经开始在发信息给佛菩萨了。所以为什么说念经时,脑子越干净你念经的效果就越好,因为发出去的脑电波信息是干净的,干净的心更容易与佛心相应;肮脏的脑子,心里全是杂念,你发出去的脑电波就有很多杂音,你发出去的信息就不再纯净。师父举个简单的例子,比如一个人心脏有没有问题,医生用测心仪器检测他的心脏时,就能听到正常心脏的声音跟不正常的心脏声音的区别,然后用听到的区别来判断这个人的心脏有没有问题。比如窦性心动过速,他的心率就不正常的,他心律跳得很快;再比如有些人心脏早搏,二联律,房颤,二尖瓣狭窄,二尖瓣关闭不全,主动脉瓣关闭不全,用测心脏的仪器检测时,医生就知道他们是不同的心脏问题,因为他们的心脏跳动时所发出的声音不同。所以师父要告诉大家,任何身体部位的一些反应,它是有相应的一些反应反射出来。人的脑子里所藏匿的肮脏的东西有所不同,你发出去的脑电波就会不同,但
2025-02-25 11:13:49
3090次阅读
从因缘中观无常 2025年02月26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我们从人与人的因果关系中能够了解到,缘分无非就是善恶两种。比如,你跟孩子的缘分,跟先生的缘分,跟父母的缘分,跟朋友的缘分,你们从平时观察就能观察出来,你跟对方是善缘多还是恶缘多。无论善缘或是恶缘它都绝不是这一世的缘起,我们说三世因果,也就是说,我们跟身边的众生,至少有三世的缘分,师父讲的是至少啊,所以你们要往更高的听,也就是说,你们有些人跟家人、父母,乃至一些朋友,很可能是更多世的缘分。包括你们现在跟佛友的缘分,那绝不是因为你今生学佛才认识,至少你们在前世就认识,有的不止三世缘分。缘分的缘生缘灭是因为我们的心在生灭,这句话听得懂吗?我举个简单例子,你现在要学佛修行,你的佛缘因为你的起心动念而生出来,假如你哪天不学佛了,你的佛缘也因此就灭掉了。缘分的生灭是无常的,无常就是说缘分随时会变化,这个变化缘起你的心啊,你的心一动,其实它是连着很多缘分的,缘起于心,缘灭于心。师父再举个例子,你谈个女朋
2025-02-26 00:00:00
47次阅读
学会随缘不攀缘 2025年02月27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师父今天教大家认识缘分,理解缘分,然后学会放下缘分。为什么要放下缘分?因为缘分是你们每个人修行上的牵绊。缘分就像蜘蛛的网一样把你牢牢地缠住,所以为什么有的人结婚后,他就被婚姻束缚住了。婚姻就是人间尘丝中的一根绳索啊,所以很多女人结婚后,她就没有了自由,这个就是她被缘分束缚住了;有了婚姻以后,她后面又有了孩子,孩子又成了她人间的牵绊,这就是尘丝尘网啊,有些女人为了孩子,她一辈子就被婚姻束缚着。所以师父告诉大家,人间的缘分,你陷入进去得越多,你就被越多的尘丝所束缚而不能解脱。师父今天要让你们先认识缘分,我们人所有的缘分都是由十二因缘组成的。我们要了解十二因缘的流转带来的诸多烦恼,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六根被染著了,六根的污染,使你的心逐渐失去本真。你们看孩子天真烂漫吧,因为他们的心干净啊,等他慢慢长大以后,被世俗的东西污染后,他就失去了原来的童真,这跟你们现在一样啊,你们小时候也都有过童真的时候,你
2025-02-27 00:00:00
37次阅读
心无增减,境自如如 2025年02月28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众生因为环境的转变,因为身边缘分的异变,内心就会跌宕起伏。异变是什么?异变就是异常的变化,比如身边的父母突然离开,亲人的突然离开,或者朋友的突然离开,这种叫缘分异变,所以修为不够的人,他的内心一定会有所起伏。但是师父给大家讲,其实外在环境也好,身边一些缘分突然的异变也好,能让我们的心有所起伏的根本原因,还是在于我们自己啊。这句话你们听不懂了?师父问你们,缘分有生灭吧?你们了解了缘分有生灭,但是你们只知其一啊,那么其二是什么?其二就是看我们能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把这些缘分超度掉,帮助他们解脱。你知道生离死别是必然的,谁也改变不了的,但是你能改变他的去向啊,这句话你们听懂了吧?小房子是万能的法宝,你完全可以靠小房子把他超脱上去。别人能把父母超脱到天上,你为什么不能呢?所以有时候,你们自己也要从自己的身上找找原因啊。我们做人要有出息,不能经常活在无明当中,要坚决破除无明,因为无明会让你不断地犯错,做
2025-02-28 00:00:00
35次阅读
内修是境,外修是相 2025年03月01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佛法向内求,向内而修,才能把自己修好修干净;向外求,你是修不好自己的。为什么呢?师父举个例子你们听,你打扫卫生,你如果从外面往房间里扫,你什么时候才能把房间搞干净啊?这时有人就会跟师父说,“师父,我们搞卫生,不会傻到从外面向里面扫”。我问你们一句话,你们向外求的时候,是不是在向外索取啊?在向外索取一些事物的时候,你不就等于把外面的东西往自己的心里填充吗?这不是从外向内扫垃圾吗?你们还要跟师父怎么辩啊?你们有智慧辩吗?给我老实一点吧。我们说人的心犹如一个心房,你的心房里放了快乐,你的人就会过得快乐;你的心房里放的是烦恼,你的人就会过得烦恼。所以你们的心灵房间放什么东西,它是能直接影响你的心情。师父把你们的心比作是一间房子,你们在向外求的时候,就是在把外面的东西拿进房间,今天放一点到心里,过几天再放一点到心里,又过了一段时间,你又从外面弄了一些东西放进心里,你心灵这个房间就这么经常被你从外面带
2025-03-01 00:00:00
32次阅读
修正念,增正智 2025年03月02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学佛人没有正念是学不好佛法的,看了一点佛经,学了一点佛法,就认为自己懂了很多,这是自己欺骗自己的佛性。你们知道佛法有多深奥吗?师父上次不是拿了一个洋葱来比喻,你单单看洋葱表面,你知道从表面到里面还有多少层吗?你不把它一层层剥开,你根本不知道它里面还有十几层,甚至二十多层呢。犹如佛法一样,你看到佛法的表面是那样的,实际上它真的是你理解的那样浅显吗?它是你以为的那样吗?佛法这么简单的话,每个法门还要师父做什么?大家都靠自己理解佛法证正觉,看看自己能不能觉悟?这就好比你去图书馆,看到很多书籍,就靠自己每天去看一看、学一学,你就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掌握在自己的脑子里,这是异想天开啊。如果真的能靠自己看几遍就把里面的知识掌握了,很多老师早就失业了,为什么还有很多人需要找专业的老师去教啊?人间有句话叫做“术业有专攻”,你要找这个专业的老师你才能把这个课程学好,靠你自己学,那是成不了才的,永远不要觉得自己很
2025-03-02 00:00:00
29次阅读
实修实证,体悟真谛 2025年03月03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师父给大家讲,我们学佛并不只是仅仅为了消业,也不是只为了求在人间各方面顺起来,其实你们只要用心修持佛法,用心去学佛,很多事情你们根本用不着求,菩萨就会帮你把人间的障碍化解掉。你们要用心来听师父这句话,我现在跟你们讲佛法,你们要抽丝剥茧深入地听。障碍的出现,它就是你身上的业用不同的方式显化,然后障碍到你的生活当中,所以业的另外一个名称叫障碍,因为它能阻碍你现实中各方面不让你顺利。比如,你要工作顺利,它就在工作上障碍你;你想在婚姻上顺利,它又出现在你的婚姻上障碍你;你想在事业方面顺利,它又跑到事业上去障碍你,总之你身上的业障就是要障碍你的各个方面,业障障碍到你了,它的目的也就达到了。那么为什么业障不能自己离开?因为它的形成皆是因为你,比如你累生累世造的杀业,累生累世做的种种的恶业,到了这一世就要清算。师父跟你们讲过,末法时期就是清算的时间,天上要跟人类清算,地府也要跟人类清算,人与人之间也要清
2025-03-03 00:00:00
37次阅读
修行是因,证悟是果 2025年03月04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修行是种因,证悟是得果。精进是在深耕修行的根基,就是种修行的因。你们现在每天的修行就是给自己种修行的因,这个因种下去,还要看你们怎么去耕耘啊。比方说,你修了几年,每天念经、放生、做功德,你如果把这些拿来求人间的事情,你这个功德等于又被你用掉了。换句话来说,你用修行的功德换来了人间的福报,那么你以后就得不到证悟的果,听得懂吗?有的人说“我修了十多年佛法”,你修了十多年佛法,你把修行的功德用在求人间的事情上面,所以你不要讲你修了多少年佛法啊,这跟你修行的时间没有关系,跟你修行的心有关系,跟你理解佛法的深浅有关系。有的人他只为追求人间的东西,而有的人是为了求离苦得乐,永远地解脱烦恼。师父告诉你们,有些人一接触到佛法就是为了让自己解脱,因为他知道这个佛法是怎么样的,他不是为了追求人间的东西来学佛,这就是修行上的觉悟啊。而你们很多人学佛,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求财运,求健康,求福报,求人间的一切。你们修
2025-03-04 00:00:00
34次阅读
净信是宝 2025年03月05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学佛要先修根基。什么是根基呢?你进了这个法门,你要先了解这个法门是怎样的一种修法,每个法门都有它自己的特点,你修哪个法门你就要先了解它的特点,要了解这个法门的修法。师父举个简单的例子,你买了一辆新车,你有驾照没有错啊,但是你开这辆新车前,你是不是要了解它的特性?你原来的配置是几年前的,现在新款的车肯定配置功能更全面。世界上有这么多车,每一款车都有不同的特点,你开车前先把车的功能特性了解清楚,你再去使用时才会顺手。学佛也是这样啊,你说你以前修某个法门,现在听到心灵法门是个大法门,你了解到这个法门又是观世音菩萨的法门,你也进来学习菩萨的法门,你就要用一个全新的心态来学习,你要懂得用谦虚的心来学,用谦虚的心态你能学得更深。很多新佛友接触到佛法后,每个人都恨自己为什么不能早点闻到佛法,为什么自己不能早点学佛念经?实际上这是一个因缘的问题。师父再打个比方,一个苹果刚结出青涩的小果实的时候,有谁愿意去
2025-03-05 00:00:00
41次阅读
万念皆善即为德(一) 2025年03月06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你们今天学佛,不能把自己的心交给菩萨,不能把心用在修行方面,你们今天就是有罪的。因为你们有小我啊,你们还有各自的私心。小我心重的人,他接受不了别人的建议,你给他讲一点建议,他就认为你对他可能有想法,这就是小我心重的人,不肯听别人的意见,喜欢我行我素,认为自己可以,认为自己是对的。师父上次跟你们讲过一个孔子的学生子路的故事,师父就是让你们大家学习啊,学习闻过则喜的精神,一个肯听取别人意见的人,他的品行会优秀,他的品德一定不会差。想想看,人家过来跟你提个意见,你不但不接受,还要给自己找理由,在为自己辩解的时候,你的品德已经降低了。所以师父给你们讲,要学会接受他人的善导,什么叫善导?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说让自己接受别人善意的指正、导正啊。假如你一个事情做出来是错的,或者说出来的话是错的,别人发现了你的问题,人家向你提出来,你要学会接受,还要感恩人家。俗话说:“三人行必有我师也。”几个人在一
2025-03-06 00:00:00
33次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