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究竟佛法,证悟空性 2023年08月03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师父告诉你们,佛法学到后面,要证悟里面的空性,证悟空性是已得智,你已经通过佛法得到它里面的智慧。空性,怎么空啊?师父问你们,你们现在学佛法,是不是在自修自度?那么佛法就犹如一艘船,把你们从人间的苦海渡到彼岸,你们在学佛法的过程当中,你们是不是要去理解它的含义,证悟它的法性?那么你在理解它的过程中,这个佛法是不是真实存在的?这个佛法没有空啊,你们每天在学习,这个佛法每天都在帮助你们提升境界,提升境界就像船一直往前航行,你们在佛法上提升了,就是修行的境界提升了,佛法会一直随着你的提升而不断地提高佛法的次第。那么师父刚刚讲到,佛法学到后面就是一个空性啊,就是说你们修到后面,这个法就是空的。又听不懂了,师父继续举例子,比方说你乘坐一艘船到另外一个地方,你在船上的时候,这个船是不是真实的?它要把你从这个地方送往另外一个地方,你在船上的感受很真实吧,看到船下面的海水和无边无际的海,非常真实地感受到船在
2023-08-03 21:17:54
9396次阅读
觉受世间苦,方有出离心 2023年08月04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明天农历六月十九日,是观世音菩萨的成道日,《礼佛大忏悔文》可以念108遍,大家多吃素,多放生,多念经,多消业,多做功德,多行善积德,还要多感恩我们这位伟大的观世音菩萨。观世音菩萨与娑婆世界的众生缘分非常深厚,所以这个世间上的人,尤其是学佛人,都是跟观世音菩萨有着深厚的佛缘。菩萨真的很慈悲,在人间很小的一个事情,菩萨都会保佑着你们每个人。菩萨的慈悲精神,菩萨广大的智慧,菩萨对众生的怜悯,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。菩萨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你们在人间的修行,犹如一个母亲,她的孩子在学校里面读书学习,这个妈妈一定会很关心他的学习情况。天底下哪一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能发奋读书,不希望他是一个三好学生的?所以你们想一想,我们这位伟大的母亲,衪真的很关心你们在人间的修行。这就好比你们在人间读书,你学习好,你的妈妈一定很高兴,我孩子这么努力,心里开心啊;如果你学习不努力,成绩很差,你说你的妈妈会不会
2023-08-04 20:40:05
13353次阅读
多劫多难善化解,敬畏因果(一) 2023年08月05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今天是观世音菩萨的成道日,普天同庆,佛法界法喜充满。今天有很多众生得到解脱,水族很多物命,很多鱼,在这一天被买下来放到水里,灵界的也会得到超度,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,所以在菩萨的这种大日子,也叫解脱日。今天你们每个人都很开心吧?实际上是法喜,这种法喜是因为佛菩萨的大日子,佛光普照世间,同时你们身心得到菩萨遍洒甘露的加持而感受到的法喜。所以菩萨的大日子,使你们忘却了烦恼,忘却了痛苦,忘却了人间的一切不开心,你们法喜充满,心里法喜充满的时候,你们的心灵也得到了解脱。你们想一想是不是这样,你们今天哪一个没感受到法喜充满?
在佛菩萨的这种大日子,尽量多放生,多行善,多给自己消业障,多给自己积攒功德,有功德,你才能避开很多人间的灾难。现在人间的灾难越来越多,因为末法末劫,是业障集中爆发的时期,也是灾难最多的时期,你们想要在末法时期保平安,就要靠自己和佛菩萨,要多念经多消业,多行善
2023-08-05 22:09:01
8968次阅读
观世音菩萨开示 2023年08月05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今日乃为师人间得道纪念之日,娑婆世间,我众多孩儿行善、放生、诵经,行佛所行,学佛之善,此为践行之举,成佛必然之因,若能长此以往行之,必得修行之道,入四圣之境。童儿将为师开示,传于我心灵佛子:法音授法,乃成佛之法,普光功德山佛慈悲至极,法音频传法门弟子,开悟佛性,救其根本。尔等孩儿念师恩,得以师之因缘而再生佛缘,佛缘无碍,人间业了,师恩相见。观音再次嘱咐我人间孩儿,莫因痴心而迷惑颠倒,早日修行除尽业缘。善哉善哉。
娑婆世界虚幻,
守住佛性不变,
自性慧命莫断,
业圆回归彼岸。
南无观世音菩萨
(莲花童子师父传达)
2023年08月05日
2023-08-05 21:24:50
8057次阅读
多劫多难善化解,敬畏因果(二) 2023年08月06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一个人的心里不能缺少善良,缺少善良的人,他的人生一定是多灾多难的。现在很多灾难的出现,就是因为人心的转变、人心的邪恶而感召来的恶业。师父昨天跟你们讲到,人心的邪恶会遭到天谴,人心的无知会遭受到因果。你今天让别人不舒服,哪天他就会让你不好过,其实这就是因果。你今天去做一些违背天道的事情,去伤害一些善知识,等着你的一定是更多的灾难和恶果,这个灾难一定是起伏多变的,这个恶果也一定是难以承受的。所以人的心不能缺少善念,不能缺少敬畏之心,不能无知无畏因果。没有善心善念,没有善言善行,他就会面临多劫多难的人生;无知无畏因果,就会让他经受难以接受的因缘果报,让他一次次从灾难中体会到因果的真实不虚。比方说,一个地方经常有灾难,那就说明这个地方有共业,所以它会一次次因为业力的牵引而遭受到天灾(劫难)。
在《西游记》里面有一个片段,讲的是一个地方的县令,因为他个人的原因,把供玉帝的香案打翻。香案在古时候,是
2023-08-06 20:34:30
10672次阅读
戒瞋修慈,福慧增长 2023年08月07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师父经常跟你们讲,不要去瞋恨别人,你瞋恨这个,瞋恨那个,实际上是因为你心里不平衡,当你瞋恨一个人的时候,你心里永远是想着他的不好,即便是他有再多的优点,你也想不起来,这就是你被瞋心蒙蔽了眼睛。想一想,你的心恨完这个,恨那个,你让自己永远活在瞋恨的世界里,你的心里永远不会快乐。“哎呦,他以前怎么对我,他以前怎么讲我的,他以前怎么伤我的……”你让自己活在过去的记忆中,让自己的心灵经常在瞋恨之中,即便是再美好的生活在你身边,你照样不会快乐,因为你心里充满了瞋恨,你忘不掉别人曾经对你的伤害。你为什么不能忘记过去的事情,因为你这个人还不够慈悲,听得懂吗?你只会想到别人曾经对你的伤害,从来不去想别人曾经对你也有过帮助,只记他人的过错,不记他人的好,你说你这个人的心眼小不小?师父告诉你们,不要瞋怒,不要瞋恨。“一念瞋心起,百万障门开&rdq
2023-08-07 21:11:27
18667次阅读
再谈身口意中的漏 2023年08月08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师父今天跟你们讲修行中的漏洞。在你们这些弟子中,有些人知道发心做善事有功德,然而却不知道在发心做功德这个过程当中,因为起心动念的不纯净,导致在发心做功德中有漏。发心是什么?发心就是发菩提心,菩提心是具有慈悲和善良的根本,发菩提心想去做一些慈悲善良的事情,最后实际上也去做了,这个就叫发心。一个人在自己心里想去做一个善良的事情,因为发了菩提心,所以做的事情最后都会成为功德。师父举个例子,我今天为某某某放生,你在心里发心了,你心里想去做这个事情,实际上你也去做了这个事情,这就是发菩提心。你帮助人家买了很多鱼放掉,你做了功德,大家都随喜赞叹,你这个人真善良,很慈悲,放了这么多生,大家都随喜赞叹,你很发心啊,但实际上你放生的钱并不是你自己的,你用的是其他地方的钱,也就是说你发心放生,这个买鱼的钱,根本不是你自己口袋里拿出来的,你说你有漏吗?肯定有漏。师父告诉你们,这种漏很大,那么最后你有功德吗?你有
2023-08-08 22:35:21
16345次阅读
心为根本,亦无所住 2023年08月09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《心经》里面讲到“亦无所得”,这句话是告诉你们大家,你们每个人在人间,要学会心里没有所得,也没有所失,所以这颗心无失亦无得,就是说你没有得到什么,也没有失去什么。你们来到人间得到了什么?没有得到;走的时候你能带走什么?什么也带不走,所以叫亦无所得故,没有所得,没有所失。
师父现在跟你们讲佛法很深奥,相当于以前的佛法广播讲座,你们这些孩子真的要好好修了,成佛不容易。你们记住师父的话:真理永远是掌握在少数人的心中,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,也是检验真理最重要的标准。佛法要学到它里面的精髓,犹如你们去学一个课题,你首先要知道这个课题解析的原理和方法,你才能用正确的方法把这个课题解答出来,那么学习佛法,就是通过佛法的理论去深入里面的含义,你才能懂得它更深层的佛义。
师父经常跟你们大家讲,要好好修,那么到底是修什么呢?是修心啊,你们每个人都要修心,而且要拼命修,不停地修,修心不能停下来,你一旦
2023-08-09 21:17:19
16749次阅读
学菩萨的慈悲,践行无我 2023年08月10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在末法时期你们能够遇到佛法并学习佛法,都是非常大的福报。师父经常让你们多学菩萨,那么怎么学菩萨?师父问你们,菩萨有自己吗?你们会说:“师父,菩萨没有自己,菩萨是无我的。”对呀,菩萨无我,菩萨没有自己。那么你们学到了多少菩萨无我的境界?你今天还在想着自己的事情,你无我了吗?你今天还在为自己打算,忽略他人的感受,你无我了吗?你没有无我,你心中还有小我。比如说,你今天打电话问师父问题,全部问的是关于你自己的事情,没有问到别人想听到的话,你就没有做到无我,因为你更在乎自己。所以师父让你们好好学菩萨的慈悲精神,就是让你们先学会慈悲他人,你心中有慈悲心,你就会悲悯别人。你今天什么事情都先为自己考虑,说明你还没有修掉我相。所以学佛就是要先改变自己,你不改变自己,你永远做不了菩萨。菩萨心中没有自己,最后成了菩萨;你永远为自己,你就成不了菩萨。要学会舍去心中的小我,学习菩萨的慈悲精神。师父为什么经常讲让你们
2023-08-10 21:53:41
15813次阅读
以身表法,普度有缘 2023年08月11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学佛的僧团是一个既有修行又有戒律的团体,无论是个人还是一个团体,你面对众生的时候,都要让人家感觉到,你是一个修行人。你怎么样让人家感受到你是学佛人?从身行、言行,人家一看你的言行举止,就能看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。师父前几天和他们出去到一个地方,只是简单和人家交流几句,对方就感觉到我们身上有跟普通人不一样的气场,实际上这就是身上的行为和言行,还有身上的气场所传出去的信号,人家一看,你们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同,感觉每个人都很安静。所以师父告诉你们,你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气场,气场的好坏是取决于你的日常修行。你是一个定得住的人,那么你的气场一定是安静平和的。
师父希望你们大家是一个有修行、有戒律又团结的僧团,僧团的团结利于佛法的宣扬和传承。师父同样在以身表法,今天不管你是谁,你只要在跟着师父修行,你就要持戒,没有哪个人是特殊的,师父平等救度,师父慈悲每个佛友和弟子。他们在师父身边的弟子就做得非常好,今
2023-08-11 22:16:39
14503次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