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浅释佛性、佛德、佛念 2023年06月05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佛法就是用来开悟众生的佛性,没有佛性的人不能被称之为有情众生,这里的情不是讲的人间的亲情、爱情,它不是讲的人间感情,而是讲的佛性。有佛性的人才是真正的有情众生,所以在佛法界讲,要度尽一切有情众生,这个有情是指的佛性,你没有佛性,你只有人间的感情,佛照样度不到你。所以你们能够闻到佛法,是因为你们宿世在本性中就具有佛性,你的因缘成熟,你的佛缘到了,你就会遇到佛法,遇到度你入佛门的善知识。有人会问师父了,“佛说众生皆有佛性,师父为什么又讲有些人没有佛性?”对呀,每个人都有佛性,但是你的佛性没有显露出来,你等于没有佛性,这个佛性是要激发出来的,要唤醒的。比如前几天一个真实的事情,一个小学生在学校被一辆车碾压而死,孩子的妈妈去学校为孩子的不幸讨说法,这本来是一个很悲惨的事情,但是有些人没有佛性,讲那个妈妈是为了钱,讲那个妈妈穿着不像好人,各种难听的话,再次给那个刚刚失去孩子的妈妈造成心灵伤害,最后那
2023-06-05 21:19:51
20400次阅读
谈善根、念根、意根 2023年06月06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人的善良是从哪里发出来的?是从本性里出来的,他的本性善良,他的心灵就会出来善的想法。那么他善的根本到底在哪里?在本性当中啊。你们有时会听到一个人讲另外一个人,“哎呦,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坏的,没有一点人性。”人性是什么?人性就是本性,就是讲一个人坏透了,坏到底了,没有一点人性,实际上就是讲这个人已经没有本性了。所以,师父经常跟你们讲,本性隐去的人,他很容易迷失自己,因为他善的根本没有了,他做任何事情,讲的话,都没有善的本质;没有善良的本质,他的念根就会出问题,念根就是你们的念头,一个人的心灵发不出来善的东西,他的念头不可能是正的。为什么?起心动念啊,他的心先动,才会有念头,心动念起则身动,他的心动了,念头出来了,接下来才会有行为。心正念正则行正,一个人的行为正不正,要看他的心是否正,心不正则念不正,念不正则行不正,所以一个人的善恶行为,是他的心在起着主导作用。心正念正则行正,一个人的心正,他的
2023-06-06 20:12:25
16824次阅读
法门无量当深学(一) 2023年06月07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佛陀在摩竭陀国弘法期间,频婆娑罗王在王舍城兴建了竹林精舍,佛与弟子们居住于此,并时常为大众说法。一日,佛陀告诉诸比丘:“你们和我一起到申恕林去”。于是大众一同跟随佛陀来到申恕林,安坐于树下。此时佛陀抓起一把树叶,问道:“我手中的树叶和树林的树叶相比,何者为多?”比丘们回答:“佛陀手中的树叶实在是少,而树林中的树叶则是无可计数,多过百千万亿倍,不可相比。”佛陀说:“正是如此,诸位比丘,我成就正等正觉,所体悟到的法理无有边际,而向人宣说的数量就像我手中的树叶一般,为什么呢?因为这些法义可以帮助人们学习正法、修行梵行,达到心地开明,获得智慧,并趋于涅槃。未向人们开示的,就好像树林里的树叶,因为那些无助于人们学习正法、修行梵行,达到心地开明,获得智慧,并趋于涅槃。因此,诸位比丘,你们如果尚未亲证四圣谛法,应当精勤努力,发起强烈的意愿,于此自学永不间断才是啊!”比丘们听完佛陀开示,欢喜奉行。这个故事
2023-06-07 21:01:01
21824次阅读
法门无量当深学(二) 2023年06月08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末法时期佛法难闻,就是说在末法时代,佛法是很难遇到的,众生劣根性深重,末法时期共业很多。共业就是共同的业障,比方说一个地方的人,他们就喜欢斗,好斗啊,要争个我强你弱,你输我赢,这种地方就会有共业出来。共业就是人的心念造化出来的,喜欢争、喜欢斗,他就容易引起争端。就像阿修罗道一样,他们虽然在人道的上面,但是他们依然有瞋恨心,喜欢争斗,喜欢争强好胜,所以在阿修罗道的修罗人经常会打起来,因为他们有神通,他们经常会斗来斗去。人为什么也喜欢争强好胜?因为他们内心都有一个“我”,“我”字左边去掉上面那一撇,就是一个“找”字,人为什么有麻烦?自己找来的,你不去惹是生非,你哪来的麻烦,你不去自找业障,哪来的孽障深重。“烦恼本自无,庸人自扰之”,这句话就是告诉你们,一个人本来是没有烦恼的,因为他没有智慧,他太傻了
2023-06-08 19:31:52
16297次阅读
都摄身口意 2023年06月09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身体就是你们在人间的色身,这个色身能善能恶,就是无论是善的还是恶的,都是通过你们这个身体去做的,所以这个身体起着重要的作用。打人是不是恶的?本来一个很小的事情,结果你气不过,你一冲动就动手把人给打了,那么这个行为就是恶的。打得轻了你要赔人家医疗费,打得重了你要进监狱,最后这个结果就是因为你没有控制住自己冲动的行为造成的,这是不是你的身体在造业?那么,怎么才能控制身体不造业,就是守戒呀。学佛人能打人吗?不能的,你今天就是被人家侮辱了,你也不能动手打人,也不能开口骂人。口就是嘴巴,这个嘴巴不是让你们去骂人的,也不是让你讲是非的,更不是让你们对别人评头论足的;这个嘴巴除了吃饭,就是让你们口吐莲花,让你们用来修行的,让你们学佛念经的。同样一个嘴巴,师父让你们要口吐莲花,要你们用这个嘴巴去修功德,去修善福德,不是让你们去造口业,不是让你们去用这个嘴巴到处惹是生非。嘴巴喜欢惹事的人,通常都是意识中有不
2023-06-09 21:46:43
14685次阅读
佛性之光芒——慈悲心 2023年06月10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慈悲是由一个人内心深处散发出来的光芒啊,内心有光芒的人,他才有慈悲心,内心没有光芒的人,他是没有慈悲心的。所以一个人有没有慈悲心,其实你从他的面相上就能看得出来,有句话叫相由心生啊。一个人的内心慈悲,他的面相让人看起来很温和、很慈悲。你们看菩萨的法相是不是很慈悲呀?因为菩萨本就是很慈悲的,所以人家常讲,菩萨心肠,菩萨的内心很柔软,是非常地慈悲。所以你们看电视上扮演观世音菩萨的人,她们讲话都在学习菩萨,讲话非常柔软、温和、慈悲。全世界有很多人在拜观世音菩萨,就是因为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。那么,你们要怎么样来培养菩萨的这种慈悲的精神?就是学习啊,学习菩萨的大慈大悲,学习菩萨的无我无念无相,学习菩萨的全心全意地付出。菩萨只管付出,从来不问收获,菩萨不要你们任何人的回报,这就是菩萨的慈悲精神。
你们要学习的,如何让你们内心散发出慈悲的光芒,那就是多付出、多救人,让佛性长养你们的慈悲心,经常被佛性滋
2023-06-10 21:21:24
15152次阅读
念念无念即佛心 2023年06月11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你们大家都知道,当你们心里不断地在想一个事情时,你心里就会不断地有念头出来,这个念头是怎么来的?唯心所造啊,你们在心里不停地去想一个事情,你的心不停地在动,你这个念头就会不停地冒出来。当你想一个好的事情,你会想着想着,自己就会笑出来,因为你入心了,就是说你想一个好的事情太投入,所以你就会无意识地笑出来,这就是唯心所造,你开心,是因为你心里不断地在想那个令你开心的事情。但如果你想一个难过的事情,你会越想越生气,越气越想,越想越气,最后你会很受伤,知道哪里受伤吗?心里受伤啊,为什么心里会受伤?师父问你们,生气后,你们心里会不会难过?心里难过你心里就会觉得很堵啊,“哎呀,心里堵得难受。”这就是你的心想不通,所以才会堵得难受。师父告诉你们,你经常去想你想不通的事情,时间长了,你这个心会很受伤,会生病。你要让自己的心转变,想不通的事情要学会放下,对不对呀?你明知道那是一道墙你
2023-06-11 21:02:02
16794次阅读
恒心学佛,志坚道心 2023年06月12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师父过去跟你们讲了很多关于修行的开示,你们要用心学。就像你们去上学读书,你进入小学,不要看小学里面的知识这么简单,你就不当一回事,越简单的东西越要用心去学习,因为它里面有内涵。所以简单的东西用心学,复杂的东西要重复做,你才能把它做好。简单的东西你不用心学,不用心做,再简单你也做不好,因为你心高气傲,你认为这么简单的东西,你不用学就知道,但是等你去做的时候,你又做不好。师父举个例子,你看到一个人相貌平平,没有什么了不起嘛,结果你发现他比你有才能,比你有智慧,你发现他比你强大的时候,你才会对他另眼相看,你就是以貌取人。你们学佛学法也是这样,看似很简单,不就是吃素嘛,不就是念经嘛,到最后,戒律守不住,道心坚持不住了。你为什么守不住戒律?你为什么会道心退失?因为你还没有真正了解佛法,你还没有认识你的本心,你的心始终被五欲六尘束缚着,你的心还在凡尘中,所以你经受不了欲望的驱使,很容易再次堕入凡尘中不
2023-06-12 21:54:19
20330次阅读
慧命是解脱六道的根本 2023年06月13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今天师父跟你们讲慧命的重要性,慧命关系着你们能否出离,你有慧命,你才能出离六道,你没有慧命,你就只能在六道中轮回。所以师父每天都在呵护你们的慧命,没有师父的呵护,没有师父的教授,你们都不知道自己会修成什么样子。比如在修行上,你的方向错了,思维错了,修行偏差了,你怎么办呢?这个时候就要师父来引导你们。师父犹如一个船长,让这个船的方向不能错,航线不能错,还要让这个船到达最终的目的地;你们就好比是这个船上的乘客,师父要为你们保驾护航。你们在没有开悟之前犹如未成年的孩子,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教导。所以一个孩子在成年以前,一定要有父母教的,没有父母教,人家会讲,这个人没有教养,就是说你这个人没有父母教育,你才会做出没教养的事情。有父母教,他在外面就会比较守规矩,不能做的事情他不做,人家说,“哎,这个人蛮有教养的。”所以你们看看,一个人要学好、要修善,人家才会去讲你好。
 
2023-06-13 20:26:12
19081次阅读
再谈功德与善行 2023年06月14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师父今天跟你们讲一点功德方面的开示。你们很多人只知道功德能令你们修到天上,但是你们不知道这个功德怎么做才能成为功德,不是你做一个好事它就是功德,功德是要发心的。比如你想成就学佛的功德,你就要跟菩萨许愿,你许愿以后,你学佛才有功德;再比如你想成就度人的功德,你许愿要度人,那么你每度一个人你就有度人的功德。所以师父告诉你们,功德就是从愿力中来的,你没有愿力,你就做不出功德,你有愿力,你才能做出功德。师父举个例子,吃素是件好事情吧,不造杀业,对身体也非常好。但是你如果没有许愿吃素,你只是喜欢吃素,那你就没有吃素的功德,因为你吃素只是个人爱好,不是因为你爱护那些有生命的动物,而选择的吃素。爱好吃素和许愿吃素虽然都是吃素,但是同一个事情,你许愿和没许愿最终的结果是不一样的。师父以前跟你们讲过,功德和善事不一样,功德就是你还没有去做,但是你已经发心了,当你发心的时候,你就有功了,等这个事情你去落实做了
2023-06-14 19:58:44
20897次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