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深悟佛理,究竟佛法真谛 2024年10月23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我们能到人间是因为人是肮脏的,这个肮脏指的是人身上有一定的业障,有业障的人才要到人间来受惩罚(人道是受惩罚的)。人道苦不苦啊?从我们来到人间就开始受苦,所以每个人一出生他就哭,因为人道很苦,你来到人间做人就是让你吃苦。吃苦其实就是你要受的一个果报,谁让你前世不好好做人,谁让你的前世、你的再前世、你前世的再前世没有好好修,你没有给自己积攒福德福报,所以你一再地轮回在六道里面,这是你自己种下的因,所以你现在所经历的也是你应有的果报。
师父常说,我们做人不应该为自己做人有了一点人间名誉上的成就,就感觉“诶,我做人很好啊,我很享受这种感觉”,其实这是很傻的,我们人不应该贪图人间的名誉和物质。你看不到人道以外遍法界的事物,所以你们不知道除了人道以外,其他的虚空界是怎样的。比如说,师父告诉你们,天上很好,什么都不缺,师父希望你们自己努力修到天上,因为天上确实很好,天上没有烦恼、
2024-10-24 00:10:44
5873次阅读
大悲心生大智慧(一) 2024年10月24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今天师父跟你们讲,真正的慈悲叫智慈,“智”是智慧的智。有智慧的人行的是妙法,这个妙法是因慈悲心而生出来的智慧,所以又叫悲智。当你去悲悯一个人的时候,你就会想办法去帮助他,这个办法就是因为你的大悲心而产生的智慧。“法”实际上就是一种智慧,心生种种法生,当你想帮助一个人的时候,你的心动了,你心中就会产生出相应的方法帮助别人。悲智悲智,智慧就是从慈悲心里产生出来的。悲智双运,“运”就是动的意思,你看到别人正在遭受某个灾难,你心里很难过,你在心里悲悯他。人一旦产生大悲心,他就会产生智慧,“我要帮助他”,接下来他就会用实际的行动去帮助对方。菩萨看到众生在人间受苦,菩萨就会设妙法救度,这叫大慈大悲。大慈大悲生妙法,大悲心生大智慧,因悲生智。
在末法时期,菩萨救人用的是妙法,因为末法时期众生劣根性深重,所以末法时期的众生难度,劣根性就是指人身上的恶习比较重,所以要救劣根性重的人就要用妙法。因为末法时期的
2024-10-24 22:30:55
5356次阅读
大悲心生大智慧(二) 2024年10月25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有大悲心的人,一定有大智慧;有大智慧的人,一定有大悲心;有大悲心和大智慧的人,一定有大愿力。大悲心和大智慧具足的人,其实就是菩萨的境界,因为菩萨大慈大悲,拥有圆满无碍的智慧。我们在人间想要达到菩萨的实相境界,就要不断地修正自己、改变自己,让自己的境界离菩萨的境界越来越近。菩萨的实相境界,就是无论你做什么事情,别人都能从你的身上看到菩萨的影子,“这个人这么善良,他这么慈悲”。比方说一个好人,他经常做善事,大家都知道他是个好人。你经常用慈悲心、慈悲行去帮助别人,你在别人心中不就是菩萨吗?你用得着说“我是菩萨”?
有些人没有开悟,做一点事情恨不得所有人都来夸他几句,这种人比较贡高我慢。“我这几年度了一百多人,我度了两百多人,你们看我度人很厉害吧?”你把修行度人的概念弄错了,度到了一点人,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,如果你们哪个人是这种思维,不但会把度人的功德漏掉,思维意识还会出现偏差。佛经里面讲“诸法无
2024-10-25 23:22:44
5550次阅读
行布施,种福田 2024年10月26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六度里面的每一度,是我们每个人都要修的,其中的布施对治贪心。行布施心,能让你更好地离欲,离什么欲?离开贪欲。贪就是你的心不满足,看到这个想要,看到那个很好,你也想要,贪婪的心只会激发你更多的欲望。比方说贪名、贪财,这都是欲望里面的一部分;还有贪多,贪多也是一种欲望。在因果定律里面,你喜欢贪多,最后你就会失去得越多。哎呀,看到最近的股市很好,大家都在买,你心一动,把存了几年的老本拿出来买了股票。心里满心欢喜期待着大赚一笔,等了一段时间,股票没涨反而跌了很多,你不但没有大赚一笔,连你的本钱也亏了进去,这不是你贪心的结果吗?你贪呀。师父跟你们讲,我们做人不能贪心,尤其是学佛人,你们更不能贪,你一贪心就会倒霉。人间有一句话叫:“命里有时终须有,命里无时莫强求。”不该你的,你拼命要弄到手,结果会失去更多。你们看这个“贪”字,“贪”字上面是个人字,中间的一点就代表人的心,做人贪过头了就变成一个“贫”字
2024-10-27 00:15:09
4717次阅读
觉自心者即见自性 2024年10月27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智慧是从哪里来?从你的心中来。有人会说,“师父,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心,但是我们不是您说的,每个人都有智慧”。对啊,“每个人都有一颗心,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智慧”,这句话没错。师父告诉你们,师父讲的这颗心不是凡心,凡心是指凡人的心境,凡人的心境哪来的智慧啊?师父讲的这个心是双木“林”,下面是一个凡人的“凡”,梵心啊。这个梵心就是觉悟、证悟后的心,一个人觉悟后、证悟后,他的智慧是连接着宇宙,他的心已经出离了世间,所以他不是凡人的思维,更不是凡人的心境。我们为什么要选择修行呢?就是要修掉人间的思维。人为什么有各种各样的烦恼?就是因为人的思维还在三维当中,他看到的事物以为就是这样的。比方说,一个正常人突然不正常了,家人到处求医问药,始终治不好,他们就以为他变神经了,以为治不好了。从佛法界来讲,一个正常人突然
2024-10-27 22:27:05
4933次阅读
修梵心,离诸苦 2024年10月28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离苦得乐这句话怎么理解?意思就是说要先离开苦,你才能得到快乐。我们都知道做人很苦,对不对啊?至少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两种苦,第一种苦是心苦,心苦又分为内苦和外苦。比方说,你受到外环境的影响,坏人对你的污蔑、诽谤,天灾等对你造成的伤害,这种称为外苦。内苦是什么呢?比方说,他人对你心灵上的伤害,比如诬陷你拿了他的东西,用恶毒的语言辱骂你等等,你心里苦啊,这种称为内苦。身苦就是你的肉体承受的苦,比如身体残疾,外出要坐轮椅,眼睛失明看不见,耳朵失聪听不到,或者是某种疾病常年缠身,这些都属于身苦。师父今天把这些讲给你们听,你们会发现这里面有很多苦,不只是两种苦,其中身、心之苦为两大苦。第三苦是苦苦,也就是说你在人间经历的所有的苦都称为“苦苦”。打比方说你嫁了一个好吃懒做的老公,或者你娶了一个打爹骂娘的老婆,这种不如意的婚姻让你感受其苦,这就是苦苦。住了十几年的房子,突然被洪水冲垮,你心中感到苦,这种苦
2024-10-29 00:14:38
5044次阅读
以戒为师,如履薄冰修行 2024年10月29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师父经常看到有佛友问,这个事情能不能做?那个事情能不能做?诸如此类的问题,师父今天告诉你们,无论是人间的事情,还是修行方面的问题,能做与不能做全部是建立在你对佛法的理解上。比方说你对所学的佛法有一定的理解,很多事情你不会迷惑,你也不会无明,你更不会连这个事情能不能做都不知道,听得懂吗?你有一定的佛法智慧,心如明灯,又心如明镜,很多事情你能用佛的智慧辨别,用佛的智慧看清事物的本质,所以就不存在对这个事情不清楚,对那个事情不明白。师父希望你们对自己的修行有一定的要求,而不是学佛学法几年,对佛法戒律依然不懂,什么叫戒律,什么事情能做,什么事情不能做,你真正把佛法学透学明白,你心中这些疑惑自然也就解除了。破无明,用的是佛法,只有佛的智慧才能让我们每个人破除无明。
师父让你们经常反观自己,你认为这个事情能不能做?有很多人他的心里明明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,有些戒律不能犯,结果他在心里给自己找了很多自认为
2024-10-29 22:49:00
4937次阅读
理解佛法是修行的根本 2024年10月30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师父今天跟你们讲学佛跟修行两者的区别。学佛是你接触到佛法后产生兴趣开始学习佛法。比方说,看到别人在初一十五吃素,你也学别人吃素;看到别人念经,你也学别人念经;看到别人去放生,你也学别人买几条鱼去放生。在学佛的过程中,你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在初一十五吃素,但是别人吃素,你也就跟着吃素,别人念经,你也跟着念经,别人去放生,你也学着去放生,实际上你并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意义,简单地来讲,你只知道这是在向善,在做好事,但学佛的真正的意义你并不懂。那么虽然不明白其中真正的意义,这样跟着别人学习修善,有没有好处?能不能让你受益?答案是肯定的。师父告诉你们,模仿之路也能让你成功(得度),只要你有坚定的恒心,照样能得到佛菩萨的庇佑。你们很多人在刚开始学佛时,你们知道什么是修行吗?你们也不知道啊,但是你们知道学佛能让你们改变,改变你的心,改变你的人生。你知道学佛要吃素,知道放生是好事,通过这些就已经说明了你想
2024-10-30 23:31:17
5269次阅读
随缘即是无为 2024年10月31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今天是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圣诞日,药师佛也是一位非常慈悲的佛菩萨,师父让你们把药师佛的《药师灌顶真言》加入到功课里面,一定有师父的道理。《药师灌顶真言》能帮助你们消灾延寿,如果你们哪个人身体不好,这部经文要多念。
这几年社会风气、环境的影响,人心变得浮躁,连十几岁的孩子都患焦虑症、抑郁症、狂躁症等等,所以这些已经侵入到很多人的心灵里面,成年人更不用讲了,现在每年的自杀率越来越高,这说明人们的心理已经严重出现问题。所以师父在前段时间讲过,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学佛,他们通过学佛来寻找内心的平静。社会环境的影响,让一些人的心变得更加浮躁,所以现在的寺院,不只是年龄大的人去拜佛,现在拜佛、拜菩萨的群体已经趋向年轻化。师父上次看到一个新闻里面讲,现在去寺院烧香拜佛的人大多数是零零后和壹零后,很多人不敢相信,说为什么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往寺院跑,尤其是逢年过节,寺院里拜佛的人更是年轻化。为什么啊?
2024-10-31 23:16:50
5158次阅读
用佛法消除昧障 2024年11月01日
法音开示·最新
人的执著是一种业,“我一定要怎么样”,这种心理实际上就是昧障,昧障就是经常有愚昧的心产生的业,叫昧障。人过分的愚昧是能产生出业障。昧障就是被愚昧的心障住自己,昧障使人经常想不通,他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做某个事情。用我们现代话来讲,就是他这个人很固执,“我就要这样做,家人不学佛,我一定要让他学佛”,那你就去吵架吧,你一定要别人按你的想法做,你一定会给自己惹来麻烦。这种案例还少吗?要懂得随缘啊。什么叫随缘而度?随缘而度就是随着他的缘分,他有缘分你再去度他;他没有缘分,缘分还不成熟,你就要随着他不成熟的缘分走。听得懂吗?要知道,不是每个人都有佛缘啊,在百千万劫中,很多人曾经在他的宿世中谤佛、破坏僧宝、打砸寺院、辱骂僧宝,像这种业在未来很多世中,他们是闻不到佛法的。如果你家里正好有这样的一个缘分,你告诉我,你是不是要随着他的缘分啊?你即使想救他,他也要有这样的福报啊。你们听懂了吗?所以度人也要懂
2024-11-01 22:40:00
5556次阅读